2011年4月25日

關於命中注定的擦身而過

  這樣的擦身而過,發生在約莫是六年前的十八歲,就在從教室去到飲料販賣機的路上。

  那天艷陽高照,十分酷熱,商店裡擠滿買冷飲或是冰品的人潮,想必外面的攤販也是如此。這種時候,若只是想要來罐冰涼的瓶裝水,投幣式的自動販賣機是最好的選擇。在四季如夏的南部,這樣的抉擇天天在上演,除了禮拜二下午難得沒有上課以外,大致上來說,和昨天或是上禮拜任何一天上課日來說沒什麼差別。

  大概是十五分鐘前,她還坐在教室裡讀著即將要歸還的小說,那是村上春樹的短篇集。吊扇仍舊規律的嘎嘎作響,口乾舌燥所衍伸出的焦躁情緒,打從她坐下來閱讀時便開始累積,半個小時後,她決定前往擺設於文學院裡的自動販賣機,徒步約三分鐘。

  她穿過長廊,一面計算著系館一側共有幾間教室或是幾扇窗戶。教室的窗戶是舊型的木製榫接,沒有釘子也沒有黏著劑,反而相當牢固,這種事情真是不可思議。她想。

  兩分半後,經過第二十六個窗框、五十二面玻璃,長廊的中點,某個神蹟似的剎那,在迎面而來的人群間,她一眼便認出那種符合卡榫的人。喀的一聲,精確無誤。

  還沒來得及反應,人群又嘰嘰喳喳的離開了,與自己擦身而過。她仍舊想著關於卡榫的事,漫不經心的投下十塊錢,框啷框啷得掉下一罐瓶裝水,夏天的蟬鳴開始了。

  然後,不由得為自己什麼事情都沒做而感到懊悔,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──介於搔癢與煩悶之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